标签:
装修前恶补装修防身术 向业主揭露10大装修骗局
揭露家装黑幕--恶补装修防身术下周开始将进入春季交房及装修旺季。目前家装市场正以20%的速度增长,但是家装投诉的发生率也在上升。记者采访了从事家装监理多年的百万家园监理公司总经理许国忠,他总结了去年该公司终期介入监理的几个装修投诉案例,帮读者揭露家装黑幕。一场对装修公司的自卫反击战争,揭露10大装修骗局。1招:合同约定空气质量案例:李先生一家搬进装修好的新房一个月后,感到空气污染严重,气味很大,出现头晕、恶心、外露皮肤长出红疙瘩等症状并入院就医。经装饰协会室内空气检测站检测,其室内甲醛超标2.8倍、苯超标3倍多。分析:今年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主题为“消费与环境”,但据北京一家检测机构统计,前来检测建材室内空气质量的家庭中,有近90%的装修室内空气质量不合格。而环保问题是家装投诉中最为引人关注的问题。有害气体主要来源于建筑物本身、室内装修和装饰材料、室内使用的家具三个方面。而虽然装修公司所选的材料全部是达到国家标准的材料,但是如果业主把预计需要使用的家具搬进新居里,环保指标也会超标,因此这是非常复杂的问题,装饰公司也经常抓住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而推脱责任。看招:所以仅仅在室内装饰材料的环保性上下功夫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前期设计以及后期家具、配饰上全盘考虑。同时,消费者应加强装修后对室内进行空气质量检测的意识。鉴于这种情况,装饰协会的专业人士提醒消费者在与装饰公司签订合同时,应将室内空气质量达标一项也写入合同,并请检测人员分步骤对装修中的房间进行检测,如在没有铺装地板前检测一次,进家具前检测一次,分别记录数据,这样一旦出现环保问题,可以非常明确地分出材料商和装饰公司的责任。揭露家装黑幕--合同中的霸王条款2招:合同约定总工程量案例:一位消费者在2005年6月份进行装修,签订合同时有这么一项条款:对施工项目提出更改或撤销,视为部分违约,须向家装公司支付减项金额20%的违约金。他当时对此提出疑问,装修公司工作人员表示,“这是例行公事,放心签吧”。而在实际装修过程中,业主感到原设计中有不合理之处,要求将衣柜从南墙移到北墙,书架从东边移到西边。本来是很简单的改动,但家装公司要收取近千元的减项费。还有一位消费者说:“我家的住宅是一套96平方米的两居室,和装修公司签合同约定的装修价格是6万元。但装修公司没有统一配送环保材料,工艺水平也一般,到了中期验收交款时,项目没有增加费用却比合同多出了3万元。施工方说是设计师当初把尺寸算错了,而合同上有‘按实际发生计算’的条款,如果我不给钱,工地就停工。”分析:在装修签单初期,设计师往往为了能够签单,而通过隐瞒装修的工程项目达到降低价格吸引消费者的目的。而在合同中,也则以“按实际发生计算”的条款一笔带过。一旦家装过程开始,消费者就会不断遇到需要增项的问题。而有相当数量的消费者没有与装修公司签订具体的工程项目的合同,出现问题后,往往是装修公司说怎样就怎样。类似的陷阱还有混淆材料,笼统报价;条款不实,利己解释;少报工程量;偷换材料,赚取差价;相同材料,质量悬殊;混淆概念,多算费用等。看招:消费者所签的合同,一定要具有以下内容:明确的、合法的合同主体;合同双方公平合理的责任与义务以及违约责任;详细的施工内容和工程预算明细表;准确的开工、竣工时间以及工期;费用的承担及支付;工程质量的验收标准;售后服务的约定;知情材料及合同附件;解决争议的办法。最好再补充一下,超出约定工程量不得多余百分之多少,这样设计师一旦想通过在合同中隐瞒项目来减少装修总价吸引消费者,出现质量问题,合同就成为消费者维护权益的最有力武器。揭露家装黑幕--施工质量混乱3招:查验工人职业证书 案例:张女士在某小区购买了一套面积为170平方米的房子,与装饰公司签订了装修合同。合同规定开工时间为2004年5月22日,完工时间为7月6日,工期45天,工程款总计4.25万元。但一直到11月底,装饰公司为张女士装修的新居竟然是这副模样:“卧室的背景墙上‘长’出水龙头,一拧还能出水;墙上无端甩出20多个电线接头,无绝缘胶布、无穿管、无线盒,全部裸露在外;已经铺好的瓷砖地面被水泥、沙土、油漆‘贴’了厚厚一层,失去了本来面目;没用完的沙子、水泥随处堆放……”装饰协会的工作人员对张女士的房屋装修工程进行了质量检查,发现其质量问题达到了令人“瞠目”的地步,是一个典型的劣质工程。装饰协会的工作人员随即与某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取得联系,负责人一口答应两天后到协会协调解决此事,谁料两天后,该公司却大门紧锁,至今也无法取得联系。分析:这一投诉暴露了部分装饰公司施工队伍质量以及内部管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