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建筑师王宁光 百年骑楼演绎"南洋骑楼城"
核心提示:他曾是海口世纪大桥的建筑设计总监,参与了海口世纪广场、音乐雕塑广场、深圳世界之窗雕塑公园、苏州乐园大门与苏格兰庄园的景观设计;他是中国一级注册建筑师,高级建筑师,因世纪大桥的建造而与海口结缘。他就是在香港几家建筑公司担任设计总监的王宁光。 历时近半年时间,他走访了海口老城区,关注湮没在现代都市文明中的骑楼。最近他突发奇想,欲将这些老城区打造成“南洋骑楼城”。建筑师眼中的老城区 “这里的骑楼建筑连绵 转,层叠壮观;外观生动,多姿多彩;花饰细腻,中西合璧;它有着南国近代商市的雍容华贵剪影,又闪烁着东方巴洛克风格的浪漫和辉煌;它是海口人的灵气,是海南侨商的魂;它积淀了多少深沉的文化,多少血和泪的历史……” 这是王宁光先生对海口老城区的深情描写,在他的眼里,这些散落在“南洋街”和“华侨街”的骑楼,就是海口城市建筑上的无价之宝。王宁光说,今年3月,海口荣膺中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这片南洋风格骑楼建筑群。 在国贸中心的一个咖啡厅里,记者开始随从王宁光追溯海口骑楼光彩夺人的历史。“两个片区里一共有八条骑楼老街,分别是得胜沙路、新华路、中山路、博爱路、解放东路、振东路、新民路、长堤路,前五条街是骑楼存留得较多的”。在王宁光的记忆中,这些老街历历在目。 近400米长的中山路大部分骑楼保存基本完好;近500米长的得胜沙路,在2002年已改建成了“步行街”。根据王宁光的考证,得胜沙路已经有1000多年历史。而府城忠介路当年大量的骑楼现在仅存两栋,它和骑楼老街区同期也改成了“步行街”。 自从关注骑楼以来,王宁光走访了澳门、广州、开平、梧州等国内许多骑楼保存较好的城市,他得出的结论是海口市的骑楼是保留最多、最完整的城市,但其保护已经远远落后于以上城市。破败不堪的骑楼老街 根据王宁光先生的考证,海口的骑楼老街是上个世纪初海南人下南洋经商的产物,已有80多年历史。最早的骑楼是建于1849年的“四牌楼”(今博爱路),后来逐渐形成永乐街(今解放路)、大街(今中山路)、新街(今新华北路)、得胜沙路和沿海甸河的长堤路等,构成了一大片繁华的骑楼街区。 在专家的眼里,骑楼的外部立面檐口均为带孔洞的女儿墙,俗称“风洞墙”,造型主要是欧洲巴洛克式,多为横向三段对称式,组成一条条波浪般起伏的天际线;底楼为开敞的柱廊,柱子外表面大多带有简单的阴刻中式框纹。和我国华南、东南亚一带的骑楼不同的是,在这些花样众多的装饰构件之间,有着式样数不清的中式传统浮雕,砖雕花饰:龙凤松鹤、荷花莲藕、梅兰竹菊、回纹圈绳、福禄寿等。 据王宁光介绍,由于未加以很好的保护,或因历年台风暴雨的冲击衰败倒塌,或因民间恣意拆建,造成今日大半骑楼街已是危楼处处,墙面剥落,花饰残缺,墙面屋顶树草滋生?熏外表大都污秽不堪,疮痍满目。 2000年海口市政府投资600万,把得胜沙路改建成海口第一条“骑楼商业步行街”,对老建筑略带浅色地加以修整粉饰,配备了20张椅子和14个电话亭。至于老街上一些古迹楼宇,除外表修饰一下,内部仍是千疮百孔。“几年下来,得胜沙步行街又回到往年车人混流,摊档满街的情景。”王宁光心痛地说。百年骑楼演绎风情故事 和王宁光先生交谈,与其说是采访,不如说是接受艺术的熏陶。他告诉记者,骑楼作为一种外廊式的建筑艺术源远流长,甚至可以追溯至2500年前的世界经典建筑古希腊的“帕忒侬神庙”、中国的孔庙和书院等建筑。 由于气候条件的强晒多雨,早在1395年(明洪武年),在海口“外沙”一带(现在的博爱路、得胜沙路)建造市场街时,已出现了能遮雨防晒的长廊式“排店屋”。到上个世纪初,底层设敞廊的骑楼建筑在“南洋”流传开来,海南当时正是南洋的商贸中心,海口也已成了一个繁华的城市,有13个国家在这里开设了领事馆、教堂、邮局、银行、商会。 在这些风雨飘摇的骑楼里,也演绎着许多风情故事。王先生介绍说,有关于海口骑楼老街“民国第一楼”家族兴衰的传说;有富家闺女毅然投身革命洪流的故事;有关于“大亚饭店”、“裕大商行”等昔日东家的陈年遗事。在忠介路老街里,有“草芽坊”、“绣衣坊”等许多老巷道和“兆昌号”等老字店。 总之,在海口的老街里,有大量的人文历史有待进一步发掘。”王宁光说:“骑楼的价值,不仅仅在于看得到的精美的楼房和成片的街道,同样重要的是在它里面埋藏着的人文历史。”值得借鉴的中外骑楼街 据了解,海口的八条骑楼街总长达4.4公里,区域面积约两平方公里,共楼房近1000栋,内骑楼近600栋,其中街面外墙基本完好及仿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