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某家装论坛众多“招标”贴中并不起眼的帖子――房子面积不算大,给出的价格也缺乏竞争力,但是这一帖子仍然吸引了数十个“竞标者”。
目前,在各大家装网站、论坛发帖,列出所要装修房子的面积、预算,进行报价“招标”已经悄然成为不少年轻人选择的装修方式。有一些网站甚至看准家装招标的商机,专门开办家装招标网站,收集“散户”工长、家装公司的联系方式,同时供业主发布户型信息,生意也是日渐红火。
但据记者调查发现,这种看似自主性程度高的装修方式,虽然能让业主通过与装修队的“雇佣关系”成为“一言九鼎”的甲方,但是由于乙方――参与招标的装修队、装修公司资质不一,消费者在招标装修中遇到质量、服务问题也是多不胜数。
网络招标多为价格便宜
选择网络招标的消费者大都看重工长、工队的低报价,“当初也咨询了好几家知名家装公司,但是不是价格太贵,就是设计方案没有创意,一些设计很好的家装公司设计费要价太高,考虑到预算有限,最后还是转战到网上招标。”在某杂志社工作的马小姐告诉记者,在网上招标对于工作繁忙的她来说十分方便,只要发个帖子,就有不少工长、工队跟帖报价,然后挑选出报价合理的工长,约定时间上门测量后再详细报价,装修人选基本就能敲定,“工长上门测量还是免费的,也不收管理费和税金”。
免费上门测量、不收管理费和税金、不收设计费等一系列“免费”服务着实让消费者动心。一位正打算装修老房的王女士告诉记者,原本装修预算就不多,少了设计费、管理费和税金,一下就省了好几千元,“这几千元可以买更好的地板或者地砖了”。
到底网上招标有多省钱?根据消费者提供的联系方式,记者佯装有一套急需装修的新房,联系了某网站的工长张师傅。就记者要求的80 两居室二手房包清工、辅料和水电,张师傅报价12000元,并且价格可以“再商量”。
记者就此咨询了某大型家装公司工长,该工长表示,12000元的价格包水电没法做下来,“光水电的价格就要6000元”,如果要实现如此低价,装修队只能在辅料和人工成本上“补亏”,这样很可能影响装修效果和质量。
除了价格便宜,网上招标交流方便,大量节省时间也吸引了很多工作繁忙的上班族,平时忙于工作的倪先生无暇抽空找家装公司,并且打听了家装公司的价格后普遍感觉偏贵,于是利用闲暇时间在网上进行招标,“由于是二次装修,更加看重容易沟通、信誉好的施工队”,在装修过程中,倪先生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但是经过沟通,装修效果还比较满意,并且最后的费用与报价差别不大。
一些消费者表示,招标装修队进行装修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是对于工长,消费者处于主动地位,与工长沟通更加容易,并且如果主材自购,后期增项与工长较好沟通,费用也在可控范围之内。“但是,这需要业主本人对工长的施工质量非常了解,事先还要查看其工地,过程也不轻松”。
虽然看重装修队价格便宜、快速便捷,但是许多消费者对装修队的施工质量仍然存在担忧,纷纷在装修前做了大量工作,了解装修材料的品牌、施工流程,以免被工长“忽悠”。
对于消费者对网上招标“又爱又恨”的态度,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总建筑师房箴认为,装修时消费者大多精打细算,希望低价高质,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对装修行业的内部运作并不了解,对一些大装饰公司的报价也存在疑问,于是选择了网上招标这种“自由结合”的形式,以期装修时掌握主动权,但是这种方式由于缺乏系统监管,消费者需要承担较大的风险成本。
“散户”工队施工质量令人担忧
由于低价格是吸引消费者的重点,因此四处揽活又不交税的“散户”工长成为招标装修的竞标主力,一些工长以个人名义进行竞标,一些工长组成一个施工队甚至“升级”为小型家装公司,以公司名义竞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工长大多是“包装”过的野装游击队,有的工长甚至是因为违反管理、操作流程被某些大装饰公司“淘汰”出去的,如果消费者选择了这样的装修队,施工质量、环保性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前文中提到的马小姐虽然对工长进行了“千挑万选”,父母一有时间则上门监工,但是还是遇到了墙砖没有贴齐,墙面“波浪四起”等问题,并且反复返工,不胜其烦。原本承诺40天即可完工的装修,也由于“只要一没人盯着,施工人员就串工去别的工地”拖了两个半月,马小姐表示虽然最后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整个过程需要全程监督,劳力劳心;通过在网上招标的金女士也遇到了阴阳角不平直、内门歪斜等问题,正在与工长艰苦交涉……
一些有招标装修经验的网友,为了让同样要选择招标装修的业主汲取教训,不但在论坛内曝光“黑心”工长,甚至还总结了如何与工长进行“斗争”的实战经验,引来不少网友跟帖响应。圣点装饰公司工程总监张大洪告诉记者,一些施工质量差、现场管理不规范的施工队在施工工艺、材料上都可能存在问题,让起初报价低廉的装修费用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多。
首先是报价不准确,张大洪表示,一些工长先期报价非常便宜,但是报的是大概的项目费用,例如铺地砖、刷墙、拆除等,而是否包管道、轻体墙石膏找平、贴布等细节则不会一一列出,这样到了装修中后期会出现许多增项,消费者很容易处于“做也得做,不做也得做”的被动局面。
装修材料的品质不高也是常有的问题,张大洪表示,腻子、水管、电线等材料消费者通过肉眼非常难以分辨真假,也很难判定是否为最初承诺的品牌,这需要消费者具备很丰富的专业知识,如果是消费者自己购买的材料,一旦没有“盯梢”,也可能出现偷工问题,例如减少墙漆涂刷遍数等。
尤其是隐蔽工程上,工长更容易动手脚,为了减少成本而使用非标管道、线路。水电路管道材料是否达到国标非常重要,张大洪强调,一些非标电线外观粗糙,铜芯细,并且外皮松散,铜芯易被抽出,这样的非标电线日后出现老化短路的可能性很大,容易引发安全隐患。“施工队往往靠水电改造赚钱,有些工队的利润甚至达到了50%以上。”
业内人士表示,虽然招标装修可以招来便宜的施工队,但是在售后维修上施工队缺乏第三方监管,一旦出现渗水、瓷砖脱落、返修等问题,业主只能单方面与工长联系,如果工长“人间蒸发”,业主不但维修无望,更是投诉无门,并且施工队对环保材料、工艺也缺乏了解,容易造成室内环境污染。
招标装修难引大型家装公司注意
虽然网络招标装修风头正盛,甚至还有一些需要装修的业主联合起来以“团装”的名义进行招标,但是许多家装公司负责人表示,如果业主开出的条件合适,可能会参与竞标,但是不会将网络招标作为重点,短期内也不会将注意力放在网络招标上。
据了解,招标装修的消费者大多属于低端消费群体,利润点低,并且这类消费者非常看重价格是否便宜,希望通过网络招标实现高性价比,对于装修公司的品牌大多不看重,不属于家装公司的准客户。
对于家装公司来说,更看重具有品牌忠诚度的准客户,而这部分客户目前还能“喂饱”家装公司,因此网络上的低端散户很难引起大型家装公司的注意。
除了非品牌准客户的问题,网络招标过程中需要花费的大量时间和人力成本也是家装公司不愿“吃螃蟹”的重要原因。
龙发北京分公司营销企划总监郑松岩表示,网络招标的消费者希望家装公司直接报价或者给出设计方案,但是报价必须经过量房、了解业主的装修需求后才能进行,否则报价就不准确,这种一开始就要求报价的方式对于家装公司来说并不现实。
在网络招标中还有一些消费者拿到装修公司的设计方案后,最后却选择了装修队进行装修,郑松岩透露,家装公司经常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最终也没有能够签单,网络招标的消费者对于选择哪家装饰公司并没有太大的偏好,竞标方的品牌大小、售后维修等“软条件”往往不是业主关注的重点,价格才是最重要的“砝码”。
家装公司在人员管理、现场维护以及售后维修上需要摊入成本,并且需要上税,收取管理费与税金后,家装公司的价格确实难与游击队匹敌,但是选择游击队消费者遭遇施工质量、售后服务等风险的可能性也会大为增加。
采访中,也有一些家装公司表示愿意尝试这种新方式,但是不一定会降低价格。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记者,正规家装公司的报价一般都经过电脑测算,由系统统一报价,与小公司可以随意降低人工、主材报价不同,大型家装公司降价的空间很小。并且家装公司平日“打小区”时都有优惠活动,节假日也会进行促销,因此没必要针对这部分消费者再单独推出优惠。
业内人士建议,有装修需求的消费者可以进行组团,参加装修行业展会,集中了解家装公司的促销力度,直接与家装公司面谈,价格可能会更加优惠,售后也会更加有保障。
网络招标监管力度不足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消费者对网络招标装修会带来的后患虽然也有顾忌,但是这种看起来“方便又实惠”的方式还是能刺激不少消费者愿意冒险。网络平台汇集了大量信息,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依赖程度的日益加深,通过这种渠道寻找自己满意的装修价格、施工人员已是一种难以回避的趋势。
目前,网络招标还处于较为松散的自由组合阶段,虽然出现了一些相对成熟的招标论坛,对竞标工长采取舆论监督,并采用工长“相互验收”等方法减少装修质量问题,但是这样的网站可谓凤毛麟角,绝大多数招标网招、论坛都处于监管真空状态。
记者曾致电某家装招标网站,询问网站是否对竞标工长、家装公司进行监管。该网站负责人表示,就家装招标而言,网络目前还只是一个信息平台,只起到收集各装修人员、工队联系方式的作用,至于如何确定施工人员技术的好坏,避免施工质量问题,还要靠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
由于游击队数量较大,并且也满足了一部分消费者低价装修的要求,一直以来游击队盘踞了大量低端市场,而网络招标方式的出现,为游击队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客户来源渠道,如果要保证低端客户的利益,网络招标必须加强监管。
“如果能加强管理,家装网络招标也不失为一种好方式”,房箴认为,网上的“散户”工长、设计师应该被有序地组织起来,形成规范管理,总结出市场运作规律,由行业对这部分消费者与工长进行疏导和管理,让网络招标变成低端公司的一个渠道,同时也能保证消费者的实际利益。
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以及施工人员流动性大的特点,合理的组织方式还在摸索当中,并且由于各方对家装网络招标投入的精力有限,合理化监管之路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