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1吨再生铜比原生铜节煤3.33吨标煤,利用黄杂铜每再生1吨黄铜节省能源2.5吨标煤,同时还减少了大量“三废”排放和对环境的影响,使金田公司黄铜废料的利用比重由3年前的55.7%提高到现在的88.7%,利税额平均增幅达到24.1%。该技术生产费用与热轧相比每吨要低140元,3年共节约费用1341.6万元,累计消化废杂黄铜13.95万吨,节省了大量的宝贵能源,折合标准煤38.1万吨。科技为企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循环经济使金田公司发展道路越走越宽,由此得到快速健康发展。2002年,公司资产总额9.85亿元,生产铜材12.42万吨,销售收入13.73亿元,利税1.24亿元;2004年,公司资产总额13亿元,铜材总产量达到25.54万吨,销售收入达50.18亿元,利税达4亿元,外贸进出口额达1.2亿美元。
浙江铜加工及其下游制造业的发展,与废杂铜的利用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诸暨店口镇的五金业就是依靠回收利用废铜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诸暨店口五金业经过上世纪80年代的发展,90年代的腾飞,形成了以中国南方五金城为依托,骨干企业为支撑的支柱产业。全镇形成了以中国海亮为龙头的铜加工产业群,以万安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部配件产业群,以盾安集团为龙头的制冷配件设备产业群,以枫叶公司为龙头的新型管材产业群。2004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280亿元,实现区域生产总值50.76亿元。店口五金业以利用铜料为主,2004年,全镇对铜原料的需求量达每天1200吨(约合全年40万吨),其中直接利用废杂铜全年约20万吨;同时,在全省对新废铜率先建立了循环利用体系,循环利用量达每天540吨,合全年17.8万吨。
全镇铜管、铜棒、铜管接件、铜套、铜配件等主导产品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与地区,铜产品销售收入184.33亿元,成为全国最大的铜加工及制品生产与出口基地。
浙江的废铜资源主要来源于台州、宁波两大进口固体废物拆解基地。上世纪90年代初,路桥、温岭人开始走出国门,向国际市场要原料。此后进口固体废物总量逐年迅速增长:1996年6万多吨,2000年80多万吨。进入21世纪,台州固废拆解业拆解的进口固废物所占拆解总量的比重已达90%以上。按货源分析,从日本进口的约占60%,从美国、俄罗斯、西欧进口约占35%;被拆解的主要物品有废电器、废马达、废电机、废变压器、废箱壳、废五金、废电缆等。
随着产业不断发展,以路桥峰江街道为主,包括毗邻的温岭泽国镇、大溪镇及椒江外沙的台州固体废拆解基地,拥有经国家环保总局审定的六类、七类废物进口利用拆解企业34家,各类回收企业157家,拆解工场50多个,相关市场7个。2004年,台州进口固体废物拆解基地拆解回收有效资源量达200万吨以上。拆解回收获得的铜资源80万吨,铝资源35万吨,以及可利用的硅钢片、塑料、不锈钢等资源,直接成为台州工业廉价的原材料,带动了台州有色压延业、汽摩配件、水道配件、卫生洁具、阀门、装璜五金、电线、电缆、电机、空压机水泵等制造业的发展。同时,也成为浙江再生资源的最大供应基地,全国最大的再生铜交易市场,并为铜加工产业发展提供了廉价资源。
标签: